Guru Guru

Monday, December 16, 2013

Top 10 Most Stunning Art Installations in 2013


Out of all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rt forms we write about on a daily basis, there's one that clearly stands apart from the rest - installation. According to Merriam-Webster, an installation is defined as "a work of art that usually consists of multiple components often in mixed media and that is exhibited in a usually large space in an arrangement specified by the artist."
Why do we love installation art? For many reasons. First, it's oftentimes immersive, providing visitors with a multi-sensory experience. Next, it's site-specific, meaning that piece of art was built for that particular time and space. Finally, it's highly imaginative in that it brings several different materials together to create something original and unexpected.
Today, we take a look at the most stunning installations that were shown around the world in 2013. If you were one of the lucky ones, you experienced one or a few of these artworks first-hand yourself.
10. Colorful Canopies of Umbrellas by Sextafeira Produções
In July, the city of Agueda, Portugal came alive as a colorful canopies of umbrellas hung over its streets. Photographer Patrícia Almeida took great shots of a similar installation last year, which went viral. This was part of an art festival called Agitagueda. Production company Sextafeira Produções had created the cheery installation to turn traditional shopping streets into an engaging visual experience. See more, here.

9. From the Knees of My Nose to the Belly of My Toes by Alex Chinneck
From the Knees of My Nose to the Belly of My Toes is a surreal display by British designer Alex Chinneck that makes it look like the brick facade is sliding right off the front of a building in Margate, England. The eye-catching installation, which took Chinneck approximately one year to bring to fruition, took a four-story residence that had been abandoned for eleven years and replaced the old frontage with a new one that slumped down and curved outward. See more, here.

8. The Fallen by Andy Moss and Jamie Wardley
British artists Andy Moss and Jamie Wardley, of Sand In Your Eye, produced this incredibly powerful visual display at the D-Day landing beach of Arromanche in France. The two developed this concept, entitled The Fallen, in honor of International Peace Day (September 21) and as a way to remember what happens in the absence of that peace. See more, here.

7. Unwoven Light by Soo Sunny Park

At the Ric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at Houston, Texas, visitors were immersed in a shimmering world of light, shadow and color. Called Unwoven Light, the hovering sculpture, by artist Soo Sunny Park, was made of chain link fencing and Plexiglas. Visitors were invited to enter the space to see how natural and artificial light change when viewed at a certain angle or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day. See more, here.

6. Sirens of the Lambs by Banksy
Leave it to Banksy to mix the cute and the cuddly with the totally disturbing. In the 11th work of his Better Out Than In exhibit that happened on the streets of New York, the British artist took over a delivery truck turning it into a slaughterhouse installation carrying 60 stuffed animals (or puppets) - cows, chickens, pigs, lambs - who were seen moving their heads through wooden slats. See more, here.

5.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by Do Ho Suh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MMCA) in Seoul, you could find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a 1:1 scale replica of two houses the artist had previously lived in, one inside the other. Created in purple fabric, his traditional Korean home, where he lived in when he was a child, was enveloped and suspended within a more modern building, his first apartment building when he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located in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See more, here.

4. In Orbit by Tomas Saraceno
His largest and most ambitious work to date, In Orbit by Argentinian artist Tomas Saraceno was a huge mesh construction that suspended over 25 meters above the piazza of the K21 Standehaus museum in Dusseldorf, Germany. Visitors were able to climb on the gigantic steel wire construction that spanned three levels. The mesh net alone weighed three tons and there were a half a dozen "spheres" or inflated PVC balloons positioned within it. See more, here.

3. Forever Bicycles by Ai Weiwei
This year, Chinese artist and activist Ai Weiwei presented a new version of his incredible Forever Bicycles installation in Toronto. As the centerpiece of this year's Scotiabank Nuit Blanche, the all-night contemporary art event that takes over city streets, 3,144 bicycles, the most Weiwei has used of this work to date, were stacked 100 feet in length and 30 feet in height and depth in Toronto's Nathan Phillips Square. See more, here.

2. Rain Room by Random International
Rain Room, by London and Berlin-based collective Random International, allowed you to experience the rain without getting wet! First shown at Barbican Centre from October 2012 to this March, it came to New York, housed in a temporary gallery next door to the MoMA museum. This was the monumental installation's US debut. See more, here.

1. Infinity Mirrored Room – The Souls of Millions of Light Years Away by Yayoi Kusama
In Infinity Mirrored Room – The Souls of Millions of Light Years Away, hundreds of multicolored LED lights, suspended at different heights and dangling from floor to ceiling, transformed a room into what feels like eternity. The cube-shaped, mirror-paneled room had a shallow reflecting pool as its floor and the lights flickered on and off in a strobe-like effect. Though similar to the ones Yayoi Kusama has shown previously - Infinity Mirror Room at the Tate Modern and Fireflies on the Water at the Whitney Museum of Art - this one was made especially for the exhibition at David Zwirner gallery and still promised the viewer a wonderfully surreal experience. See more, here.

Thursday, October 10, 2013

放泥考試:請分辨現代藝術 vs 小孩塗鴉

同鞋們,紙筆拿出來!這裡有十張充滿藝術感的畫,你能猜出哪張是現代藝術,哪張是小孩塗鴉嗎?…..後面的同學不要聊天,課本收起來了!(演很完整)
在2005年,ABC新聞網採訪了許多藝術家和藝術史學家並請他們判斷"現代藝術"跟"4歲小孩塗鴨"的差別。看似簡單的問題,他們答出來的正確率卻不盡理想…
網站Buzzfeed將這些問題翻出來,交給網友們判斷到底其實現代藝術虛有其表,還是小孩根本就是藝術家!

滑鼠移過圖片揭露答案。以下共10題,一題10分。請做答:

1.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1

2.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2

3.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3

4.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4

5.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5

6.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6

7.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7

8.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8

9.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9

10.

你能分辨現代藝術跟小孩塗鴉的差別嗎?10
你答對幾題呢?快把分數po上來吧!(奸笑)

Friday, August 16, 2013

Electronic Music and Sound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Max/MSP


Home
Alessandro Cipriani - Maurizio Giri

Electronic Music and Sound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Max/MSP - volume 1


Second Edition - Updated for MAX 6

Foreword by David Zicarelli
554 pages - Euro 45.00 40.00 
English Version 

The book is an overview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x & MSP, with a glossary of terms and suggested test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evaluate their progress. Comprehensive online support, running parallel to the explanations in the book, includes hundreds of sample patches, analyses, interactive sound-building exercises, and reverse engineering exercises.

Buy now


Alessandro Cipriani - Maurizio Giri

Electronic Music and Sound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Max and MSP - volume 2


Foreword by Richard Boulanger
CT9809 - ISBN 978-88-905484-3-7 
English Version 



Musica Elettronica e Sound Design 


Download a .pdf demo  -  More info

Riccardo Bianchini - Alessandro Cipriani

Virtual Sound
Sound Synthesis and Signal Processing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Csound



362 pages - Euro 35.00 30.00 
English Version 
Virtual Sound is an in-depth tutorial in computer music, complete with user-friendly exercises in Csound that illustrat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ach type of sound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Virtual Sound is also the first complete tutorial in Csound as a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book contains a wealth of diagrams, illustrations, flow charts, and other graphics and images that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exactly how to do what you want to do with Csound.

Buy now
 

Monday, August 12, 2013

蔡國強:我沒變,我仍是個「正確的民族主義者」

華人藝術家在紐約

中國藝術家蔡國強在工作室。
Courtesy of Fan Zilan
中國藝術家蔡國強在工作室。
中國藝術家蔡國強看上去變了。
他的作品裡,少了早期視覺震撼的大型火藥爆破計劃,多了美術館裡主題明確的裝置作品,作品側重探討的方向也從與宇宙和生命有關「自然主義」,轉向注重映射社會現實。
  • 檢視大圖《全身透視:下一個!》,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裝置一景,2013年,意大利威尼斯。
    Photograph by Xia Shanshan, Courtesy of Cai Studio
    《全身透視:下一個!》,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裝置一景,2013年,意大利威尼斯。
  • 檢視大圖《蔡國強:農民達芬奇》 裝置一景,2013,巴西聖保羅。
    Photo by Joana França, Courtesy of Cai Studio
    《蔡國強:農民達芬奇》 裝置一景,2013,巴西聖保羅。
  • 檢視大圖爆破計劃《有蘑菇雲的世紀:為二十世紀作的計劃》,1996年,美國內華達核試驗基地。
    Photo by Hiro Ihara, Courtesy of Cai Studio
    爆破計劃《有蘑菇雲的世紀:為二十世紀作的計劃》,1996年,美國內華達核試驗基地。
  • 檢視大圖《歷史足跡:為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做的焰火計劃》。
    Photo by Hiro Ihara, Courtesy of Cai Studio
    《歷史足跡:為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做的焰火計劃》。
在剛剛結束的威尼斯雙年展中,他發佈了新的裝置作品《全身透視:下一個!》:展廳里放了好幾個穿着裝有炸藥的玻璃背心的假人,還有一個金屬探測門裡放映着人類穿着炸藥玻璃背心被掃描的場景。他就說這是「表現了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不信任與不安感,也展現整個社會被看不見的強大系統控制、人們的很多細節被監視的狀態,比如最近出逃的斯諾登」。除了國際政治,他的作品中增添更多「中國元素」, 他說這是源自於在美國社會環境的影響,他的關注點自然而然變化的結果,並非刻意迎合西方藝術界。
蔡國強曾經因為離政治「太近」而遭受質疑。2008年,他作為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核心創意成員及視覺特效藝術總設計,向全世界展示了作品《大腳印》:煙花爆破形成的腳印跨越北京中軸線出現於奧運主場館「鳥巢」上空。2009年他又擔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慶典的焰火總設計。這些作品因為其國家性而受到一些評論人士的臧否,認為蔡國強向國家主義「示好」。在採訪中,他說自己的初衷是希望在這些國家慶典中展示「創意」,並借用國家力量將其實現。而《大腳印》的靈感始於1989年,出於因為護照原因而無法穿越國境線的痛苦,以及對柏林牆倒塌的反思。他說:「我既然動用國家力量實現了個人的作品,我也就要去承受這份質疑,要坦然地去面對後果。」
「我對用藝術改造社會,或用藝術來告訴人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太積極。」在談及最近的作品時,蔡國強也反對藝術離現實太近。他較為近期的富有現實意識的作品更側重自然情感,而非「積極參政」;他意圖展示的「個人的獨立和自由自在」。在接近尾聲的巴西大型個人巡展中,他2010年的作品《蔡國強:農民達.芬奇》正在展出,呈現了中國農民這些看似業餘、粗糙、甚至無視規則、異想天開的手工製成品。蔡國強解釋說,這個作品來自於中國現實,但並不側重在批判性:「每天打開報紙,看到的都是問題,可是也的確有真情在。比如有一個叫譚成年的人研製雙人飛機,他老婆生日那天,他帶着老婆在天上轉了一圈作為禮物。我感到這樣的中國男人是很浪漫的!」
蔡國強使用了一個較為中間、有點狡猾的詞彙自我闡釋:「正確的民族主義者」,這有別於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也表達一種與傳統的優秀文化發生關聯的意圖。這是蔡國強自始至終並未改變的。
2013年7月,應紐約時報中文網的要求,蔡國強在位於紐約下東區的工作室接受了採訪。以下是對談實錄,經過編輯和刪節,並由「蔡工作室」審閱。
問:我注意到定居美國之後,你的裝置作品明顯增加了。相比早期你在日本是以視覺震撼的爆破計劃為主的狀態,這個轉變是怎麼來的?
答:其實在日本我也做很多的裝置,但是更多的大型裝置出來是來了美國。在日本我做了很多以宇宙觀和自然為主題的計劃,因為日本「明治維新」後一直追求西方化,他們很在意西方怎麼看他們,所以我當時在日本啟動了《外星人計劃》,目的是想站在宇宙、站在外星人的角度來看人類,而不是一直糾纏「東西方」的問題。可來美國之後,我的英語不行了,民眾的參與方法也與日本不同了,我的作品就慢慢地就轉型了。因為當我面對現實里許多不能展開的部分時,我需要轉而面對自己能展開的部分。很多美術館邀請我作展覽,我能做什麼?我看人家的裝置、人家的藝術,是很有說服力的:視覺上有說服力,做法上有說服力,探討的社會問題、藝術理論跟呈現出來的作品是緊密聯繫的。我們東方人雖然非常能說會道,作品和說法卻常沒有聯繫。所以在美國,我就發揮了我視覺的強項,開始做裝置。視覺上具有霸氣、奇觀性和戲劇性的作品在美術館的展廳里被呈現出來,也就有了《龍來了!狼來了!成吉思汗的方舟》、《文化大混浴》、《草船借箭》,很多各種各樣的作品。
問:除了視覺上的奇觀性之外,作品的觀念性也加強了?
答:政治性和社會性也加強了。在美國,人們熱心關注國內外社會發生的問題,不管是政府還是民眾的關心上,都體現了這一點。這也影響了我,除了宇宙性和自然的問題,也更多地關注社會和人類命運的話題。雖然在日本,我已做了很多比方《延長萬里長城一萬米》、《地球也有黑洞》這樣的大型爆破項目,但剛到美國,也不知道在哪裡可以買到火藥、找到警察,當然也沒有主辦方請我做爆破計劃。但我還是可以在中國城買一些鞭炮,剝開它們,倒出裡面的藥粉,裝在膠捲盒裡,帶進內華達核試驗基地,「砰」地炸出一朵小小的蘑菇雲來,這是我在美國的第一個爆炸。《有蘑菇雲的世紀:為二十世紀作的計劃》這件作品,可以說把美國的社會、政治、大地藝術都連到一起,這也體現着我的藝術家態度——隨着環境自然而然地改變。東方的《易經》里說,「易」就是「變」,在不同的時候,卦式是不同的。事物應該是一直在變化當中。
問:這些裝置作品對 「中國傳統」和「中國社會」的關注也有所增加,這和西方藝術界觀察和評論中國藝術的角度有關嗎?
答:本來爆破計劃很視覺、很單純,中國痕迹並不明顯。但是《龍來了!狼來了!成吉思汗的方舟》、《文化大混浴》、《草船借箭》這些裝置作品,都有對中國問題的關注。《草船借箭》這個作品,既有中國傳統的成語,也包含了中國經濟崛起後與世界現有強權的衝突和矛盾這類當下的政治問題,它表現了一個古老文化在走進世界、面臨不同價值觀而遍體鱗傷的同時,也借別人的箭使自己飛騰起來。之所以開始包含有關中國的信息,是因為我開始面臨並思考這些問題。當我看到西方雜誌封面整天討論「下個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嗎?」,我也跟着討論了起來。但我並不是刻意要去做有關「中國」的作品讓西方更好地理解我,而是我自己變了。
問:但同時有人批評你開始「利用」中國元素了?
答:這種說法有些對,有些不對。人們展我的作品,包括有些中國元素的內容,不是因為感動於中國文化偉大的過去和當下的活力,而是很多時候我的作品能夠和他們共鳴。他們在我的作品裡能看到人的童心和好玩的東西,也能看到我在針對現在普遍關注的社會議題說事。當然在我的作品美學上有中國的特點,比如作品《撞牆》,九十九隻狼在跑,撞了牆,再回過來又跑過去撞牆,這其實是一隻狼,他在時間裡面流動。這來自中國美學在藝術上對時間觀的表現方式,比如中國古畫的畫卷概念和散點透視原理。這些東西用在中國古畫里大家都知道,可是今天如何用在當代藝術里?我的裝置就在實踐這些美學原則和方法論,這也是我與西方裝置的不同點。如果因此大家說我的作品在利用甚至批評賣弄中國文化、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承認的。我就是一個實踐者,實踐古人的美學和哲學思想能不能通過方法論運用在今天的裝置藝術上。也有人說「中國藝術家用火藥、用草船借箭的故事去把西方人給騙了」,這就把西方人看太低了。假如我只是向西方人說「草船借箭」,說中國古代有個孔明很厲害,他們就會很佩服?就使《草船借箭》變成MoMA最重要的一百個經典收藏作品而常被借出去全世界巡迴?那就把MoMA的學術水平看低了。如果以為我只是四處放炮,西方人就很開心,好像西方沒人放煙花似的?其實西方人是看出了我的作品和他們之間共鳴的東西,看出了我作品在追求那麼一點有學術價值的東西。世界並沒有那麼熱愛中國,不會給一個賣弄中國文化的藝術家成千上百萬美元贊助。
問:按照某種傳說,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你主觀上並不是因為「中國傳統」而選擇火藥?
答:對。因為火藥對我來講是一個自然的選擇。我的家鄉泉州曾是鞭炮的生產中心,火藥在那裡很容易入手;而針對自己個性上的膽小,我也一直渴望找到能夠自我破壞的能量。因此選擇火藥創作,並不是先想到中國人發明了火藥。而且很多專業的美術館邀請藝術家做作品,事先也不會要求藝術家做什麼。就像今年巴黎市政府請我去做一件作品,我要在塞納河上做一個名叫《一夜情》的爆破項目,哪怕有文物保護的各種擔心,但市政府被方案的理念吸引,開放了幾十年都不放煙花的河道。都說法國是很浪漫的民族,我做了一個十二分鐘的模仿性愛的表演,是他們平均的做愛時間,我再把大型旅遊船改造成載着一隻只帳篷的情人船,讓情人在船上共度良宵,當他們心滿意足時按下身邊按鈕,河上頓時騰起煙花,讓情人來決定一個晚上作品出現的時間。人們很想把這件事做出來,是因為它給予我們浪漫的感染和藝術表現上具有挑戰性的魅力,不是因為人們在意中國古代的發明和中國傳統的使用。我們都太把自己民族的過去當一回事了。這些事自己心裡可以知道,可以轉化成你的藝術,但跟外國人沒有多少關係。如果你的祖先發明火藥是本事,那是他,不是你;要是你的祖先發明了火藥,了不起,你卻在火藥面前一籌莫展,沒本事的不是祖先,是你。也許人們說「中國發明了火藥,蔡先生的爆炸作品代表了中國文化」,也許這都是中國人想像的(笑)。
問:包括你剛才提到的1996年在內華達原子彈基地做的《有蘑菇雲的世紀:為二十世紀作的計劃》,我也有看到過藝術評論解讀這個作品說是「紅色中國對於西方強權的巧妙暗示」。
答:我的作品是很容易被套上這樣的解讀,這也是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整個民族對尋找自己的文化方向有一種渴望。1990年代我在世界各地活動時,中國護照簽證帶來種種不便讓我遭遇許多困難,當時我就想像有個外星人,能在大地上自由跨過國境線!所以1989年有了《大腳印:為外星人作的計劃第六號》的創意,那是有點阿Q精神的自我渴望,既反省人類為什麼創造國界,也是對推倒柏林牆後動蕩的回應。這個想法在很多國家都沒有實現,偏偏弄到奧運會。但你總不能拿着這個創意告訴官員和消防隊員說:「這象徵著藝術家蔡國強在漫長的時間裡,因為護照問題而無法自由穿越國境線的痛苦。」(笑)針對奧運會,你要提出一個大家能夠接受的說法:「大腳印象徵世界來到中國,中國走向世界」。這樣中國國民明白,外國民眾也明白。所以作品很多時候會有不同的解讀或被重新解讀。也許再過百年,奧運會都被淡忘,人們挑一個作品來說明當時中國人想說什麼,可能記得住的是大腳印。那時的解讀方式與現在也許不同,可是大腳印本身作為一個藝術作品從開始到未來總是在那裡的。
問:有一種說法是,中國藝術家這個群體過分倚賴「中國元素」,作品缺乏多元性和創造力,你是怎麼看?
答:多元性的關鍵在於中國藝術家的關注點能不能不僅僅在於中國人自己。西方藝術家關注的相對很多,包括人類生存環境、DNA改造、同性戀、家庭暴力等等,主題很豐富多彩,因為世界本就很豐富多彩。但是中國藝術家更多隻關注自己的一些事兒,這些方面確實讓人感到多元性少了。這不是指材料和表現方法的不豐富——你只要看看威尼斯雙年展上的中國館,裝置、照片、錄像、繪畫、行為藝術,什麼形式的作品都有。因此多元性的缺乏體現在思想沒有多元,價值觀沒有多元,開拓視覺語言的方法論上沒有多元。
另外還有一個沒有正面面對創造力的問題。我們的政治和制度比較特殊,中國藝術家剛開始常常是只要以挑戰政治制度為主題就能得到關注,甚至中國人還有畫抽象畫的,也能得到關注。後來隨着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藝術家拍賣的天價消息成為關注的熱點;但是當藝術界包括媒體正面討論中國藝術家在藝術史上活幹得好不好,對世界想傳遞的理念和探尋藝術方法論的成果如何——需要作出這方面的藝術判斷時,長期以來一直顯得不知所措。這都是中國現代藝術史發展的一個過程,同中國社會的進程是緊密連在一起的。當我在議論這些的時候要很小心:並不是小心把自己排除在這個狀況之外,就能解決創造力的問題的。
問:目前在中國社會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藝術家不討論社會問題好像就缺乏批判性,你的作品就被這樣評論過,說是具有「妥協性」。你怎麼看?
答:這與經歷有關。我在青少年時就經歷過一次次社會主義政治運動,親眼目睹藝術如何被利用、又帶來什麼結果,所以我不願看到藝術被當做工具改造社會。有時我更認同古代的文人畫師,藝術是他們抒發內心的手段。雖然面對朝代更迭,如明末清初外族入關,他們的內心也很痛苦,但他們並不用作品直接闡述那些事。比如八大山人,面對命運轉折,他的作品追求一種古怪,但這一點就已經夠了,在今天都是很前衛的,這些文人畫家可能都不相信自己的作品可以改造社會。看來藝術是脆弱的,可我認為這樣反而是更真實的。當藝術被看作是可以改造社會的強大武器時,我們需要很小心。用藝術改造社會很難誕生優秀的藝術和藝術家。蘇聯存在的八十幾年中湧現了許多著名的藝術家、音樂家,可是解體後才發現並沒有多少了不起的作品。為了這八十多年的社會改造,這些藝術家都獻出了他們的人生啊!這個例子就說明,當藝術背負宏大目標時是很可憐的。所以,要用藝術來告訴人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會很辛苦。雖然我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背景下展出了追求個體價值、夢想的中國農民的發明物和他們的故事,促進中國社會關注農民的弱勢地位和提倡公平社會的目標;還有我在全世界與不同文化對話與合作,加強了文化間的交流,也使世界更多元健康。但我必須承認,這是我藝術的結果,不是藝術的目標。
問:那像你這麼強調個體獨立、個體解放的藝術家,為什麼還要做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這樣的政府項目?
答:其實國外很多藝術家都有為他們的政府服務,像去年倫敦奧運會閉幕式上,達明·赫斯特就做了一幅巨大的英國國旗的舞台。問題在「中國」,人們在質疑藝術家為什麼要給一個專制的政府服務。對於我來說,作為藝術家,我不願看到自己民族在奧運開幕式上沒有創造力。現在全球都有「中國製造全是廉價商品」的印象,但我想通過我的努力告訴世界,中國人也是好玩的、也是有創意的,做作品也會有很多招兒。當然我也期待,自己在全世界都沒有實現的《大腳印》最後能在北京實現,同時也是在讓一個國家和世界性的慶典來對一個藝術家創意的實現。後來有人質疑我的行為,但我感到,作為一個獨立的藝術家,我既然動用國家力量,包括1600個消防員和警察,實現了個人的作品,我就要去承受這份質疑,坦然面對後果。
問:聽到你會在意「自己民族」的形象我有些驚訝。我想到以前好像是看你在別處接受採訪時說自己是個「正確的民族主義者」?
答:首先我很反對民族自大,比如動不動就說「我們偉大的歷史文明」這類話,而不開放心態、謙虛面對世界的不同文化。但是我也有一個體驗:當我一個普通人離開中國去日本,在東京這樣的現代化城市,會有種聲音說「世界已經這麼發達,你卻什麼都沒有。」那個時期,我要相信自己是可以跟人家對話的,我就必須相信自己也有優秀的祖先——相信自己的歷史也有過很好的文化、很好的哲學、很好的美學。中國破壞了很多自己的優秀傳統,但是日本卻很好地保留了這些,所以到日本使我感覺回到中國的過去。所以那個時期我才會強調,極端的民族主義是不對的,但是不要割斷和自己祖先那些優秀的文化發生的聯繫,要信任自己的精神深處有這些東西在。
潘戈是自由撰稿人,也是一名畫家。現居紐約。

Saturday, July 20, 2013

解讀無人看懂的括號藝術:吳山專展覽

如早前主場博客楊天帥《藝術家的幽默,其實大多不好笑》一文所言,藝術家的幽默,並不是大眾化的。
文中提到的《吳山專國際紅色幽默》,為中國藝術家吳山專的首本專集,它概述了吳山專從1985至2005年的20年期間用各種媒介創作的體驗。
假如由書名能大概猜得到內容梗概,通常大字標題寫明「幽默」的書,有如講笑話之前不斷聲稱「很好笑」一樣,後果必然是讀者/聽者會一臉無奈:「不好笑啊。」但吳山專的幽默不但「不好笑」,更多的回應是:「看不懂!」
吳山專早期「紅色幽默」作品
吳山專早期「紅色幽默」作品
然而,吳山專卻是行內公認殿堂級的觀念藝術家,在專業藝術圈內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贏得了名聲與尊敬。對於吳作品中極為抽象的幾何圖案,他的好友中國藝術家邱志傑說,其實內裏有着極強邏輯性的架構。儘管如此,社會公眾中了解他的藝術創作與造詣的人卻很少。適逢漢雅軒近日舉辦吳山專和妻子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爾的展覽《北極(狐)弧線──溫戰──大拼貼》,展示吳山專這二十年來對括號理解的延續和發展。展覽也許可以幫助有心讀者,一窺吳山專的觀念世界的門徑。
主題的「北極(狐)弧線」,是在「小肥姘」、「 Kuo Xuan 」、「完美的括號」這一條可以前溯二十年的藝術線索之上。一條關於「他人」、「我們外部」的弧線。弧線的一頭,連接著演進中的圖樣「小肥姘」,另一頭則開始由概念和幾何的世界出發,貫穿至真實而溫度的社會空間。
故事由二人在1992年對括號的迷思說起:「當你見到一個括號,你會想為它加進意義,但你要如何將括號裏的容量增加?就是將兩面的括號拉近直至相交,括號的『容量』則變成了周遭的無限。」簡單來說,就是括號由向內括,變成了向外括。這就是當初他們「完美的括號」的來源。
完美的括號
完美的括號
後來一直到了2011年,著名評論家高士明希望吳山專和英格為中國美術學院的跨媒體學院設計 logo ,唯一要求是要超越「完美的括號」。明明名字都用上「完美」了,作品固然是難以超越。吳山專在和經濟日報的訪問中說:「當時我在英格冰島的老家,那時已在書桌前坐了兩天不斷畫,突然英格走過來說:『何不在兩個括號上再加幾筆,讓它變成螺旋形?』本來『完美的括號』是不能繁殖的(因為已經是完美的),但加入旋轉 (rotation) 之後,它就有了回復 (recovery) 的能力,變成了無限。」他們借幾何學 (geometry) 創造出「 Kuo Xuan (括旋)」,以延續性超越了「完美的括號」。
Kuo Xuan
Kuo Xuan
其後兩人創作的「小肥姘」,亦是無限往外延伸的狀態。主場博客廖晨琳曾撰文詳細介紹「小肥姘」,它的結構大致如下:
從一個點拉出一條線,畫出以線為邊長的正方形,再用正方形對角線為半徑畫出園,再用括弧切割成「小肥姘」,報告人企圖「畫圓為方」,不過,它的確周長是一個圓、面積為一個方。
小肥姘草圖局部
小肥姘草圖局部
而從「小肥姘」的基礎出發,「北極(狐)弧線」投射現在轉機到一個更大的、實在的場域、存在及其環境的溫度,讓北極撇除外在因素,由「自我」賦予意義。
從遠古的地圖開始,人們都理所當然地把自己放置在世界的中心。北極是一個尚没被中心的立點。吳山專和英格把「溫戰」作為一個新的界定:文明、政治、經濟、生存,都在這片還是冰層的洋面上等待著,海冰融化的速度依賴於人類的活動及在更大程度上的自然環境演變所共同導致的溫度,從而重新定義了截然二分的敵我關係。
展覽主題英文名稱為 "Artic Fox Arc —— Temperature War —— Large Collage" ,中間藏着的 "Temperature War" 就像預言,吳山專吐露了一個有趣的源起,「在香港的餐廳,你竟然可以指定要一杯 temperature water (室溫水)!這在美國不會發生。其實 temperature water 就是最天然的,水不熱不冷的,溫度隨室溫變化,沒有加工。既然有 cold war 、 warm war 的術語,我想到北極也可套用 termperature war ,北極的氣候已經受制於外圍。」在旁的英格一臉認真地道:「對,有研究指2030年北極的冰可能完全消失。」(經濟日報)
看了簡介也是一頭霧水?或許親身去看最好不過。
--
日期:2013年7月9日至8月10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半
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址: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401室漢雅軒

Wednesday, July 3, 2013


Book Review – Rethinking Curating: Art after New Media|书评-重思策展:新媒体后艺术
Jul 2nd, 2013 @ 11:10 pm › lady need money group
↓ Leave a comment

《 重思策展:新媒体后艺术》,由Beryl Graham 和 Sarah Cook 编著。Steve Dietz 著前言(在英国UK 与美国USA的亚马逊网站有售)出版商The MIT Press(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says(写道):正如策展人Steve Dietz 所观察到的,新媒体艺术似是当代艺术——但却是不同的。新媒体艺术涉及交互性、网络和计算,并且比起物质本身,它更重过程。新媒体艺术作品,很难用传统艺术博物馆的介质、地理和年表类别进行分类。这些作品向策展人提出阐释、展览以及传播的新挑战。本书将这些挑战视为反思策展实践的契机。帮助新媒体艺术策展人在这快速发展的领域开发出一套灵活的工具,为那些将艺术领域作为分销和参与体系的策展人和艺术家提供有益的经验。
《重思策展》探讨了特点鲜明的新媒体艺术,包括它的非物质性及其对时间和空间的质疑,以及把它们关联到诸如影像艺术、概念艺术、社会参与艺术、表演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两位作者都有着丰富的策展经验,提供了大量艺术作品与展览示例,展示了策展人和观众是如何在新媒体艺术特色中重新定义其角色的。他们讨论了策展模式,从熟悉的博物馆平行出版、广播、艺术节、实验室等预设模式到最近的混搭线上线下工作方式,包括线下协作以及线上社群媒体。《重思策展》为策展人提供了围绕各种平台的炒作方式并在当今艺术家的带领下进入他们实践的自主区。

 

Vuk Cosic, Documenta X, part of the exhibition Net-art per me at the Slovenian Pavilion of the Venice Biennial, 2001. Image

2000年, Beryl Graham 和 Sarah Cook 创办了 CRUMB,其探讨旨在帮助那些“展览”新媒体艺术的人们,无论他们是策展人、技术人员或艺术家。他们同时与国际出版物合作策划展览,并组织工作坊、大师班和会议以讨论新媒体艺术策展。我想不出比这两位更有能力的人能打破蒙蔽了我们的新媒体艺术神话与偏见,其方式不仅仅是策展实践,还包括质疑其本身。

该书的前半部分识别了新媒体艺术的内在角色并告诉我们其实践是如何跨越空间、媒体、时间、分类和学科的传统边界,及其如何关联到其它艺术形式或参观者、当代艺术场馆总监们更为熟悉的活动中的:概念艺术、影像艺术、社会参与实践,等等。后半本书深入调查了机构内外的新媒体艺术策展方式。

Jeremy Deller and Alan Kane, Steam Powered Internet Computer, 2006


如果还不满足,作者还有一个使命:让我们相信新媒体艺术为艺术界提供了完全重新定位的策展实践契机。新媒体艺术伴随着挑战和特异品质,也伴有着协作和共享,寻找可替代的策展空间去混合学科、媒体和知识…当然,这一切必须有足够的理由让当代艺术界引起注意或取得灵感。

即使书名已清晰定位了本书是写给那些参与策展实践的人们,《重思策展:新媒体后艺术》就必须关联到其它实践而提出了质疑。他们从“什么是新媒体艺术?”以及“但这是艺术吗?”到“新媒体艺术策展人需要多少技术知识?”“为什么新媒体艺术家想在艺术博物馆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艺术家主导和协作工作方式中可以学到什么?”“新媒体艺术必须恐惧制度化吗?”“如果没有策展人,会发生什么,如果由艺术家甚至观众来策划一个展览呢?”,等等。 Cook 和 Graham 研究了这些范围广泛的问题,不仅仅是策展人和新媒体艺术家,这本书也会激起艺术中心总监和艺术评论家的兴趣。否则,重思策展将很可能被忽视。

我想以新媒体艺术界最为诙谐的方式鸣谢作者来结束这短短的书评:Steve Dietz 和 Vuk Ćosić。我想,是时候把这两个人关进一个房间24小时并记录下那天他们脑中的所有想法。

相关故事:Book Review – 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 New Media Art: Conversations with Curators(书评 – 新媒体艺术策展简史:对话策展人) 和 Interview with Sarah Cook(采访 Sarah Cook)。

Book review – Media, New Media, Postmedia.(书评 – 媒体、新媒体、后脉冲)

网页图片:版权归 2010 Ryota Kuwakubob 所有,照片: KIOKU Keizo,照片提供:ICC,可在林茨电子艺术节 flickr 专页上Found(找到)。

Saturday, June 1, 2013

巴塞爾藝術展首兩天消息


2013-5-24 9:01:37
ART BASEL | HK
ART BASEL | HK
Art Basel 22 日開幕,雖然只是 Private View 和 Vernissage ,但亦人來人往,絕無冷場。藏家在展位間穿梭,熱鬧非常。與去年一樣,展覽動用一樓及三樓兩個場館,規模龐大。若細心觀看,難以全部看完。場內作品水平頗高,風格多元化,地區比例亦能平衡。
首天已有不少畫廊「回本」賺回場租,部份銷售數字更非常理想。倫敦的 Victoria Miro 和東京 OTA Fine Arts 共辦的雙展位賣出了13件作品,包括草間彌生的 Flame of Life - Dedicated to Tu-Fu (Du-Fu) 。該作以200萬美元售給一名亞洲藏家。蘇黎世的 Galerie Gmurzynska 以130萬美元賣出 Fernando Botero 的 Quarteto ,買家為一馬來西亞藏家。薩爾茨堡的 Galerie Thaddeus Ropac 以33萬美元售出 Robert Longo 的 Untitled (F-15 Eagle) ,和以美元6萬賣出 Tom Sachs 作品 American Flag 。
同樣來自蘇黎世的 Hauser & Wirth 賣個盤滿缽滿,他們以多於25萬美元價錢將 Sterling Ruby 的作品 SP234 售給一中國基金;亦以18萬美元把 Bharti Kher 的 Coded 售予一歐洲知名藏家。而 Thomas Houseago 的 Two Fingers 則以美元16萬5千售予一歐洲藏品,以及14萬美元將張恩利的 The Color Balls 售給一亞洲藏品,並以美元9萬售出 Rashid Johnson 的Ulysses 給歐洲一知名藏家。
香港畫廊漢雅軒銷情亦報捷,其中包括邱志傑一共四件作品,以一百萬港元售出。上海藝術門以美元19萬5千售出朱金石的 Four Noblemen 。倫敦 White Cube 分別以美元13萬5千將 Theaster Gates 的 Horizon With Shadows 售予一亞洲藏家,及以10萬美元將 Gary Hume 作品 Suicide Showman 售予一亞洲藏家。德薩(香港) (De Sarthe (Hong Kong)) 首日已做成超過四百萬美元生意,售出的包括Alexander Calder 及林菁菁的作品。買家均為亞洲藏家。
洛杉磯 Blum & Poe 以美元40萬售出村上隆的 Porn & Me: On the Red Mound of the Dead 和以美元16萬售出奈良美智的 Close your eyes, think about… 。紐約 Lehmann Maupin 以美元7萬5千5百賣出 Tracey Emin 的Now Love is for You!  ,聖保羅的 Casa Triângulo 則以六萬美元及一萬四千美元,分別將 Mariana Palma 的 Sem Titulo 及 Untitled (2013) 售予一現居香港的歐洲藏家,以及本地藏家。
墨西哥 Galeria OMR 以美元9萬售出 Ruben Ortiz Torres 的 Showing the copper 和以美元3萬5千售出 Rafael Lozano-Hemmer 作品 Bifurcation Shadow Object 2  。北京藝門以歐元2萬售出 Kata Legrady 的攝影作品Pineapple ,和以3萬歐元售出作品 Rocking Horse 。 上海的 Leo Xu Projects 亦以大約美元1萬5千售出陳維五至六件作品。
在 Art Basel 開幕同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CEO Michael Lynch 和 M+ 行政總監 Lars Nittive 亦宣佈收購藝術家謝德慶 (Tehching Hsieh) 的作品。是次為目前謝德慶作品規模最大的收購行動, 該套藏品亦因而成為公眾機構中最完整的收藏。 M+ 收購了完整的 One Year Performance 系列及他最後長達13年的作品,包括: One Year Performance 1978-1979 (Cage Piece) 、One Year Performance 1980-1981 (Time Clock Piece) 、 One Year Performance 1981-1982 (Outdoor Piece) 、 Art/Life One Year Performance 1983-1984 (Rope Piece) 、 One Year Performance 1985-1986 (No Art Piece) 及 Tehching Hsieh 1986-1999 (Thirteen Year Plan) 
於1978年到1999年這22年間,謝德慶對長期行為藝術的貢獻可謂最大的。他的作品亦有於 Art Basel 展位 1D08 展出。
* * *
5月22日, Art Basel 正式向公眾開放。會場可見到不少公眾入場,然場地未算過於熱鬧擠迫。參觀者中亦不時可見到數十人的學生團。下午4時30分,主辦單位安排了合唱團於會展入口演出。音樂家在扶手電梯上引吭高歌,吸引大批途人圍觀。5時至7時30分於中環則舉行了藝術家巡遊《紙雨》,亞洲區很多藝術家、音樂家、演員及電影工作者皆有參與其中,當中包括唐納天、楊海固、徐世琪、 João Vasco Paiva 、 Korakrit Arunanodchai 、 鄭得恩 、 大友良英 、 Cedric Maridet 、龔志成、 Shane Aspegren 等。巡遊由中環10號碼頭出發到維多利亞港海旁的觀眾席。是此巡遊由 Art Basel 及音樂人兼藝術家 Arto Lindsay 策劃,匯演以電影畫面為主導,朦朧光影配合片段式的電影配樂。巡遊後,主辦單位又邀請了日本當代音樂家大友良英在現場演出電子音樂。
「藝術探新大獎」(Discoveries Prize) 獎項由 Galeria Plan B(柏林、克盧日)的 Navid Nuur 及 Adrian Ghenie 憑合作項目 The Possibility of Purple 奪得。 Navid Nuur(1976,德黑蘭)在荷蘭海牙生活及工作。他曾於不同地方舉辦個展,包括巴黎龐比度中心、倫敦 Parasol Unit 當代藝術基金會、卡塞爾 Fridericianum 美術館。 Adrian Ghenie(1977,羅馬尼亞巴亞馬雷)則於克盧日和柏林生活及工作,曾於不同地方舉辦個展,包括丹佛當代藝術館、根特 S.M.A.K 博物館以及布加勒斯特國家當代藝術博物館 (MNAC) 。藝術家亦曾於佛羅倫斯特羅齊宮、威尼斯雙年展、Francois Pinault 收藏、布拉格雙年展以及泰特利物浦美術館中舉辦個展。
銷售數字方面,耿畫廊(台灣、北京)(Tina Keng (Taipei, Beijing)) 售出許江共八件來自 Eight Tall Sunflowers 系列的作品,總額達 260萬美元。紐約 Paul Kasmin Gallery 匯報三項買賣成果,Francois-Xavier and Claude Lalanne 夫婦作品 Famille De Moutons (Set of Three) ,包括: Beliers (m),  Brebis (de la série des nouveaux moutons), Agneaux (bebe) (1997) 以65美元價格售予一本地藏家; Ivan Navarro 的三版 Sway (Grand Gateway) (2011) 以七萬五千美元價格起售出;同樣是 Ivan Navarro 的 War Hole (2012) 以二萬美元售予一瑞士藏家。
長征空間(北京)(Long March Space) 出售的作品包括在 Encounters 部份展出的 MadeIn Company (沒頂公司)作品 Play 201301, (2013) ,價格為32萬5千美元,買家為澳洲 White Rabbit Collection 。雕塑家展望的作品 Artificial Rock No.146 (2011) 則以28萬美元售出。
Hauser & Wirth 繼續大賣,昨日成交包括張恩利的兩件紙本及四件繪畫作品,售價由2萬5千美元至18萬美元不等。Michael Raedecker 的 suspended (2008) 以20萬美元售出。Arndt (柏林,新加坡)成交有 Jitish Kallat 的 Prosody of a Rising Tide (2011-12) (18萬美元)、兩版 Entang Wiharso 的 Feast Table: UndeclaredPerceptions (2012) (9萬美元,買家為柏林 Thomas Olbricht Collection)、Eko Nugroho 的 Flower Generation II (2012) (5萬4千美元,買家為一澳洲博物館),以及楊詰蒼的 Burning Tree (2009) (七萬歐羅,買家為一德國藏家)。
東京的 SCAI The Bathhouse 以2萬2千美元售出大庭大介的 BUKKA (2011) 。滬申畫廊(上海、北京、新加坡)以4萬5千歐羅賣出楊福東的「森林日記」 (2000) 。聖保羅的 Mendes Wood 則售出當紅巴西新進藝術家 Lucas Arruda 的三件 Untitled (2013) ,價格從1萬美元到2萬美元不等。
- SYS,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