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ru Guru

Saturday, July 20, 2013

解讀無人看懂的括號藝術:吳山專展覽

如早前主場博客楊天帥《藝術家的幽默,其實大多不好笑》一文所言,藝術家的幽默,並不是大眾化的。
文中提到的《吳山專國際紅色幽默》,為中國藝術家吳山專的首本專集,它概述了吳山專從1985至2005年的20年期間用各種媒介創作的體驗。
假如由書名能大概猜得到內容梗概,通常大字標題寫明「幽默」的書,有如講笑話之前不斷聲稱「很好笑」一樣,後果必然是讀者/聽者會一臉無奈:「不好笑啊。」但吳山專的幽默不但「不好笑」,更多的回應是:「看不懂!」
吳山專早期「紅色幽默」作品
吳山專早期「紅色幽默」作品
然而,吳山專卻是行內公認殿堂級的觀念藝術家,在專業藝術圈內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贏得了名聲與尊敬。對於吳作品中極為抽象的幾何圖案,他的好友中國藝術家邱志傑說,其實內裏有着極強邏輯性的架構。儘管如此,社會公眾中了解他的藝術創作與造詣的人卻很少。適逢漢雅軒近日舉辦吳山專和妻子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爾的展覽《北極(狐)弧線──溫戰──大拼貼》,展示吳山專這二十年來對括號理解的延續和發展。展覽也許可以幫助有心讀者,一窺吳山專的觀念世界的門徑。
主題的「北極(狐)弧線」,是在「小肥姘」、「 Kuo Xuan 」、「完美的括號」這一條可以前溯二十年的藝術線索之上。一條關於「他人」、「我們外部」的弧線。弧線的一頭,連接著演進中的圖樣「小肥姘」,另一頭則開始由概念和幾何的世界出發,貫穿至真實而溫度的社會空間。
故事由二人在1992年對括號的迷思說起:「當你見到一個括號,你會想為它加進意義,但你要如何將括號裏的容量增加?就是將兩面的括號拉近直至相交,括號的『容量』則變成了周遭的無限。」簡單來說,就是括號由向內括,變成了向外括。這就是當初他們「完美的括號」的來源。
完美的括號
完美的括號
後來一直到了2011年,著名評論家高士明希望吳山專和英格為中國美術學院的跨媒體學院設計 logo ,唯一要求是要超越「完美的括號」。明明名字都用上「完美」了,作品固然是難以超越。吳山專在和經濟日報的訪問中說:「當時我在英格冰島的老家,那時已在書桌前坐了兩天不斷畫,突然英格走過來說:『何不在兩個括號上再加幾筆,讓它變成螺旋形?』本來『完美的括號』是不能繁殖的(因為已經是完美的),但加入旋轉 (rotation) 之後,它就有了回復 (recovery) 的能力,變成了無限。」他們借幾何學 (geometry) 創造出「 Kuo Xuan (括旋)」,以延續性超越了「完美的括號」。
Kuo Xuan
Kuo Xuan
其後兩人創作的「小肥姘」,亦是無限往外延伸的狀態。主場博客廖晨琳曾撰文詳細介紹「小肥姘」,它的結構大致如下:
從一個點拉出一條線,畫出以線為邊長的正方形,再用正方形對角線為半徑畫出園,再用括弧切割成「小肥姘」,報告人企圖「畫圓為方」,不過,它的確周長是一個圓、面積為一個方。
小肥姘草圖局部
小肥姘草圖局部
而從「小肥姘」的基礎出發,「北極(狐)弧線」投射現在轉機到一個更大的、實在的場域、存在及其環境的溫度,讓北極撇除外在因素,由「自我」賦予意義。
從遠古的地圖開始,人們都理所當然地把自己放置在世界的中心。北極是一個尚没被中心的立點。吳山專和英格把「溫戰」作為一個新的界定:文明、政治、經濟、生存,都在這片還是冰層的洋面上等待著,海冰融化的速度依賴於人類的活動及在更大程度上的自然環境演變所共同導致的溫度,從而重新定義了截然二分的敵我關係。
展覽主題英文名稱為 "Artic Fox Arc —— Temperature War —— Large Collage" ,中間藏着的 "Temperature War" 就像預言,吳山專吐露了一個有趣的源起,「在香港的餐廳,你竟然可以指定要一杯 temperature water (室溫水)!這在美國不會發生。其實 temperature water 就是最天然的,水不熱不冷的,溫度隨室溫變化,沒有加工。既然有 cold war 、 warm war 的術語,我想到北極也可套用 termperature war ,北極的氣候已經受制於外圍。」在旁的英格一臉認真地道:「對,有研究指2030年北極的冰可能完全消失。」(經濟日報)
看了簡介也是一頭霧水?或許親身去看最好不過。
--
日期:2013年7月9日至8月10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半
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址: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401室漢雅軒

Wednesday, July 3, 2013


Book Review – Rethinking Curating: Art after New Media|书评-重思策展:新媒体后艺术
Jul 2nd, 2013 @ 11:10 pm › lady need money group
↓ Leave a comment

《 重思策展:新媒体后艺术》,由Beryl Graham 和 Sarah Cook 编著。Steve Dietz 著前言(在英国UK 与美国USA的亚马逊网站有售)出版商The MIT Press(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says(写道):正如策展人Steve Dietz 所观察到的,新媒体艺术似是当代艺术——但却是不同的。新媒体艺术涉及交互性、网络和计算,并且比起物质本身,它更重过程。新媒体艺术作品,很难用传统艺术博物馆的介质、地理和年表类别进行分类。这些作品向策展人提出阐释、展览以及传播的新挑战。本书将这些挑战视为反思策展实践的契机。帮助新媒体艺术策展人在这快速发展的领域开发出一套灵活的工具,为那些将艺术领域作为分销和参与体系的策展人和艺术家提供有益的经验。
《重思策展》探讨了特点鲜明的新媒体艺术,包括它的非物质性及其对时间和空间的质疑,以及把它们关联到诸如影像艺术、概念艺术、社会参与艺术、表演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两位作者都有着丰富的策展经验,提供了大量艺术作品与展览示例,展示了策展人和观众是如何在新媒体艺术特色中重新定义其角色的。他们讨论了策展模式,从熟悉的博物馆平行出版、广播、艺术节、实验室等预设模式到最近的混搭线上线下工作方式,包括线下协作以及线上社群媒体。《重思策展》为策展人提供了围绕各种平台的炒作方式并在当今艺术家的带领下进入他们实践的自主区。

 

Vuk Cosic, Documenta X, part of the exhibition Net-art per me at the Slovenian Pavilion of the Venice Biennial, 2001. Image

2000年, Beryl Graham 和 Sarah Cook 创办了 CRUMB,其探讨旨在帮助那些“展览”新媒体艺术的人们,无论他们是策展人、技术人员或艺术家。他们同时与国际出版物合作策划展览,并组织工作坊、大师班和会议以讨论新媒体艺术策展。我想不出比这两位更有能力的人能打破蒙蔽了我们的新媒体艺术神话与偏见,其方式不仅仅是策展实践,还包括质疑其本身。

该书的前半部分识别了新媒体艺术的内在角色并告诉我们其实践是如何跨越空间、媒体、时间、分类和学科的传统边界,及其如何关联到其它艺术形式或参观者、当代艺术场馆总监们更为熟悉的活动中的:概念艺术、影像艺术、社会参与实践,等等。后半本书深入调查了机构内外的新媒体艺术策展方式。

Jeremy Deller and Alan Kane, Steam Powered Internet Computer, 2006


如果还不满足,作者还有一个使命:让我们相信新媒体艺术为艺术界提供了完全重新定位的策展实践契机。新媒体艺术伴随着挑战和特异品质,也伴有着协作和共享,寻找可替代的策展空间去混合学科、媒体和知识…当然,这一切必须有足够的理由让当代艺术界引起注意或取得灵感。

即使书名已清晰定位了本书是写给那些参与策展实践的人们,《重思策展:新媒体后艺术》就必须关联到其它实践而提出了质疑。他们从“什么是新媒体艺术?”以及“但这是艺术吗?”到“新媒体艺术策展人需要多少技术知识?”“为什么新媒体艺术家想在艺术博物馆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艺术家主导和协作工作方式中可以学到什么?”“新媒体艺术必须恐惧制度化吗?”“如果没有策展人,会发生什么,如果由艺术家甚至观众来策划一个展览呢?”,等等。 Cook 和 Graham 研究了这些范围广泛的问题,不仅仅是策展人和新媒体艺术家,这本书也会激起艺术中心总监和艺术评论家的兴趣。否则,重思策展将很可能被忽视。

我想以新媒体艺术界最为诙谐的方式鸣谢作者来结束这短短的书评:Steve Dietz 和 Vuk Ćosić。我想,是时候把这两个人关进一个房间24小时并记录下那天他们脑中的所有想法。

相关故事:Book Review – 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 New Media Art: Conversations with Curators(书评 – 新媒体艺术策展简史:对话策展人) 和 Interview with Sarah Cook(采访 Sarah Cook)。

Book review – Media, New Media, Postmedia.(书评 – 媒体、新媒体、后脉冲)

网页图片:版权归 2010 Ryota Kuwakubob 所有,照片: KIOKU Keizo,照片提供:ICC,可在林茨电子艺术节 flickr 专页上Found(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