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ru Guru

Monday, July 11, 2011

2011年7月12日

卡夫卡 圈來圈去
本地新媒體藝術家崛起秀
互動裝置反思科技吞食個人特色

卡夫卡晨早出發去香港教育學院(教院),為的是捧友人有份出演的2011年國際爵士合唱及千人樂動滙演的場,順便一看教院校長張炳良教授口中「將會成為戶外表演以及其他活動熱點」的中央廣場天幕。

這個有着半透明天幕的廣場,有蓋範圍可以容納七百五十人,清靜開揚環境不俗。卡記不時聽文化界老友呻撲水找資助租場地的苦況,雖說現刻多了地方選擇,不過要山長水遠入大埔郊區舉行又是另一回事。卡記只能說,對於非新界區居民而言,此新場實屬聊勝於無也。

新媒體藝術互動行先

下午收到友人的長途電話,幾千里外打來講的仍然是他愛得不能自拔的藝術畫作,原來是他的至愛《一幅耶穌釘十字架油畫》(Crucifixion With The Madonna, St John And Two Mourning Angels),終於證實出自米高安哲羅之手。卡記一向說他有眼光,即使擁有者英國牛津大學列明是另一畫家的作品,他也堅持疑點重重,幸好多得意大利藝術學者利用紅外線技術來驗證,一切水落石出,作品得以正名。

對於愛玩愛新鮮的卡記來講,科技在驗證之外,還有無限可能性。卡記每年都會留意老牌新媒體展覽搞手Microwave的微波藝術節,至今仍算年年有驚喜。剛收到料得知Microwave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作,在7月尾舉行「發明π——香港新媒體藝術樂園」,展出五組以「Invention and Intervention」為主題的互動裝置,7月22日至8月7日在又一城舉行。

卡記除了喜歡新媒體的玩味性和創新性之外,當搞手跟卡記說展覽以香港為本,作品全出自本地藝術家之手時,卡記即時舉腳支持,一探這個本地新媒體藝術家的崛起秀。當中有羅揚文的LED創作「Shades Dynamicism」、2008年新媒體藝術奧斯卡「奧地利電子藝術」榮譽提名藝術家林欣傑電子裝置與雕塑作品「Signal Morphor」、林妙玲的手提電話與大自然聲音之作品「Streaming Nature」、2010年藝術新秀獎得主張瀚謙以聲音、影像及互動創作「No Longer RIGHT」,以及楊嘉輝的電子作品「Machines for Making Nothing」。

查實多媒體與新媒體是兩回事,搞手跟卡記講︰「新媒體藝術利用非傳統介面展現藝術,通過不同形式傳遞訊息,同時收集觀眾反應,並不斷演變藝術所呈現的面貌。」聽落複雜,簡單一點就是強調作品與觀眾互動的現場感,從中惹起思考。怪不得有人將新媒體藝術家冠以「發明派」之名,皆因革新發明讓概念及作品遊走於藝術、科技與生活之間。

依賴科技成生活障礙

回想起來,一向都有藝術家推出有關科技對於生活影響之作品,正如早前有以iPhone主宰生活為主題的小劇場,而這次展品亦是反思科技介入生活。張瀚謙「No Longer RIGHT」的創作意念傳統又簡單——寫字。他劈首已問卡記多久沒有認真用筆寫字,撇除訪問寫的鬼畫符速記之外,確實打字多過寫字。他着卡記先寫下自己的名字,「每人都有自己的書寫方法,美醜不重要,看的是個人獨有的筆迹與風格。」張瀚謙將卡記的字形、力度和個人風格的抽象形象轉化為一篇有關書寫的文章,不用多說,卡記已意識到科技正不知不覺間吞食了個人特色。

至於楊嘉輝「Machines for Making Nothing」也是諷刺科技為生活帶來溝通障礙。一連串由電池供電微型電子物件,相當於五六十部體積小於一副撲克牌的智能手機,作品彷彿未見驚喜,卡記不斷按製「輸入」,玩法無趣得很,楊嘉輝見狀後便講句「人類與機械互動無實際用途」,一言驚醒卡記。回想每天不斷重複的輸入動作,容忍機械以近乎催眠的視覺或聲音為反饋,情況無奈又是事實。幸好卡記未對機械太過依賴,不過有點擔心終日與電腦、埃瘋為伴的世姪宅男G,為免科技進一步侵蝕他的社交溝通能力與聯繫,卡記決定明天帶他來參觀!

除展品外,參展藝術家將於7月30日舉行藝術家研討會,分享及剖析他們參展作品的創作概念及過程,以及分享新媒體藝術創作歷程。另外,五位藝術家更會粉墨登場,在8月7日於香港藝術學院賽馬會演藝劇院舉行感官現場Sense Live!,通過身體、腦電波、光影、感應器、手機發出的訊號和視像等表達媒介,加上舞者,打造出一場由抽象到實體的跨界別感官之旅。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