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ru Guru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文化專題 蕭坦 北京藝術版圖的裂紋

2010年2月24日

「村裏的院子都沒有門牌號,信只能送到村委會,然後大喇叭通知去領,『方力鈞,掛號信』,就這麼喊。威尼斯雙年展的通知就是這麼送到我們手裏的。」——《萬物生長:宋莊1994~2000》

2月22日北京一個藝術區被強制拆遷,雖然是首都,但拆遷經過和任何一個中國內地城市大同小異——有組織的「流氓」以武器毆打驅趕住戶,拆遷隊瞬間把房子夷平。有人說,真不敢相信這樣的事件竟然在北京發生!

數年前陳冠中在北京被邀請參加朝陽區「文化產業規劃研究」國際研討會,寫的論文《城市建設與創意產業》,苦口婆心哄朝陽區的主事者:「我在北京前後 已經有九年,一直都住在朝陽區。……不管我們在過去犯了多少有意無意的錯誤,它(北京)依然是華人世界的文化首都,依然吸引着最多的創意人才,依然是最有 條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地方。」(文章收錄於《我這一代香港人》)

朝陽區是北京的主要文化藝術區,中央美院、中央電視台、配套的電視製作公司、使館區、中央商務區全都在這裏,重要的是大山子的798廠也在此。2月 22日的新聞發生在朝陽,這個黑鍋,朝陽的官員算是背上了。藝術家們面臨的租房問題愈來愈尖銳,798的租金漲高了,許多藝術家進不去。政府如果不細緻地 為此規劃,類似此次兩敗俱傷(藝術家因為租約糾紛沒有法律保障,政府也背了黑鍋)的事件還會繼續困擾雙方。

最近與一個朋友聊天,說到798的氣氛如何浮躁,朋友很不以為然。她曾在798藝術區最牛的藝術館尤倫斯(UCCA)工作,2007年尤倫斯落到北 京,她剛從香港回上海沒多久,馬上收拾行裝投奔這家國際知名的藝術館,以一個上海人忍受了三年多的北京風沙。朋友是堅定的798支持者。和她不同,有另外 一些朋友更偏愛北京東面的宋莊,原因是,「宋莊的人給我的感覺更平和,沒有那麼浮躁。」

798,屬於畫家還是雅痞?

798和宋莊,是北京藝術區的兩塊樣板,都是自發形成,但性格和現狀都很不一樣。同是現在北京的藝術家聚集區,798有最好的藝術中心,有豐富的藝 術講座和交流活動,幾乎就是一個SOHO區;而宋莊,除了栗憲庭電影基金會在宋莊美術館定期舉辦活動,在對外影響上,很難與798相比。但是,如果以一個 創作者而不是觀眾或藝術領域規劃者的立場看,宋莊給創作者提供的空間更平和。如果以「血緣」來說,宋莊的淵源比798更久更純。

說起798藝術區,連香港人都知道,這個藝術區是以工廠為基地建立起來。冷戰時期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接受東德的技術支援,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在北 京建起了「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當時代號不是798而是718,後來到了六十年代,把718聯合廠的建制撤銷掉,出現了六個新廠,其中之一是 798。負責替中國建築「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的建築機構和包豪斯學校在同一個城市,這種建築風格簡潔、靈活,兼顧功能和美感。

直到2000年,朝陽區大山子還是幾個無線電器廠,六個廠重新聯合重組為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後來集團把部分產業遷出,閒置下來的廠 房就出租,租下這些廠房的多是藝術家。比如洪晃和劉索拉,洪晃自己說是看中了這個舊工廠區的「胡同味」,人際關係很親切,見面還互相打招呼,不像住公寓那 麼冷冰冰。劉索拉是做音樂,空置的廠房空間大,怎麼練也沒人投訴噪音擾民,非常清靜。洪晃也好,劉索拉也好,和一般藝術家不同,她們很能「搞事」,在哪兒 落腳,不管是有意無意,總有種氣場,把熱鬧和話題吸引過去。像幾年前她們的《無窮動》來香港,訪問過的文化記者回頭都說其實悶得要命,但偏偏就是能作話 題。

藝術區變名利場始作俑者

798火起來了,非常快。據798圈子內部的人說,因為中央美院在旁邊。其實在1998年,就有中央美院的人把畫廊開進了798,但真正讓798變 成現在這樣的,除了五十年代負責建築設計的東德建築師,洪晃、劉索拉和她們這個圈子的人也有一份功勞。沒有他們,798就是外人印象裏藝術家扎堆的地方, 閉門修煉,不食人間煙火,不會有新潮時裝秀,也不會有,比如說,2008年的Dior展覽。798不僅靠近中央美院,旁邊還是使館區,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個 不但「藝術」,而且還「國際化」的區域,再加入時尚,說句不誇張的話,全中國找不到第二塊這樣的地方。沒火起來,是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不紅也難。

你可以說他們是把798藝術區變得充滿金錢氣息的始作俑者,也可以說他們是讓798變得熱鬧的功臣。你說這是個名利場,沒錯,你說她們搞事多過搞創 作,又對。但放眼香港,找不找得到一兩個能把倒閉的工廠搞成藝術區?梁文道之於牛棚書院算一個,另一個,不好意思,我只能想到蘭桂坊之父盛智文。但不知道 該高興還是該難過,798熱起來之後,逐漸變得不是一般藝術家所能承擔。資本主義有原始積累的過程,比如圈地運動,很暴力。北京的藝術圈也在發生類似的圈 地運動,2月22日的事件就是這個過程裏的一個悲劇。

以798的經歷來看宋莊就很有意思。宋莊,在北京下轄的通州,北京東面,本身就是一個小鎮,人口近十萬。這個小鎮下轄四十七個村子,其中的小堡村現 在成了中國藝術家的另一個聚落。這個聚落和798最大的不同,是商業氣氛淡(幾乎沒有),洪晃劉索拉再怎麼不羈,這種脫離了大城市生活圈的小地方她們還是 不會來——畢竟不是一個圈子,當年跑到798去是圖個清靜,到宋莊來可就是隱居了。一個北京朋友很年輕,做傳媒的,很喜歡攝影,給我說:「宋莊的感覺更實 在,我在這裏是創作,也是為了賣作品維生。比較成功的藝術家去那裏為了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創作,和朋友聚會交流,年輕人去那裏是奮鬥尋找機會。」

大喇叭通知威尼斯雙年展

在798,出了門,打交道的非富即貴。在宋莊,見到的除了藝術圈的朋友,就是當地的村民。畫家們用相對便宜的價錢租下甚至買下一整座農家院子。這地 方剛開始真便宜,岳敏君買了一座院子,面積有一畝地,2萬元。內地的《三聯生活周刊》有篇文章很好看,題目是《萬物生長:宋莊1994~2000》,比什 麼介紹都有意思,沒有去過宋莊的人看了就能明白畫家們在那裏的生活。其中說到中國當代藝術界的「教父」栗憲庭:「在老栗的敍述裏,宋莊給他的感覺,更接近 十九世紀中期法國畫家米勒他們住過的巴黎近郊小村莊巴比松。藝術家的畫室被農民的房子分散在村子的各個角落,畫室大,環境安靜。如同米勒他們在巴比松一 樣,宋莊的藝術家同樣過着一種以畫畫為職業的生活。」在這個村裏,有岳敏君,有方力鈞,後來栗憲庭也去了。「村裏的院子都沒有門牌號,信只能送到村委會, 然後大喇叭通知去領,『方力鈞,掛號信』,就這麼喊。威尼斯雙年展的通知就是這麼送到我們手裏的。」

不過,現在的宋莊也不再是世外桃源,一是村民明白了,房子沒以前那麼便宜;二是畫家們也不再是為了圖個清靜,北京市區內的商業氛圍終究還是染到這 裏。朋友說:「我上次去的時候有機會和那邊的一個工作人員聊了聊天,那個女孩和他老公都是八十後,原來都是學藝術出身。她說他們之所以選擇來這裏,房租便 宜是一方面,另外這裏機會很好,很多港台或國外的畫廊經紀會來這裏發掘新人,不論出身,只看作品。」

結語 最後呼應一下文首的一個懸疑。宋莊是比798血緣更「悠久」的一個北京藝術區,為什麼?因為有句話:宋莊是圓明園之子。1991年前後,當時 的圓明園還處於北京城鄉結合部,畫家們聚集於此租房當工作室。但那時候八九.六四剛剛過去沒多久,當局對畫家們的作品非常敏感,有的說是正常拆遷,有的說 是有意趕人,總之到了1995年,公安把畫家村徹底清理完。畫家們做了一些不大不小、後果也不嚴重的抗爭後,來到了宋莊小堡村。

結果公安的眼線也盯到此,不允租房子給畫家們。結果村支書很靈活,軟硬兼施變着法子讓畫家安頓下來,不是為了藝術,也不是什麼自由民主,原因很單純:「我不過想讓村民多點收入。有人租村裏的房子,還不用給仲介費,這是最省事的,為什麼不幹?」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