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ru Guru

Sunday, January 31, 2010

文化專題 蕭坦: 火炭,伙炭 屋小人多 家有聲氣

2010年2月1日

火炭工業大廈的一眾藝術家最近再度向香港人展示他們的存在。上月「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開放了散落在區內十個工業大廈裏近六十間藝術工作室給市民參觀,並在火炭工業區的沙田商業中心舉辦展覽。

周末,從火炭火車站下車,走在山尾街的路上,你不用看地圖自己去找哪座建築是開放計劃裏的工業大廈,也不用開口問人。身前身後一眼看上去就是同去參觀的人,特徵:年輕、三五成群、背着相機。還有一些看上去是剛看完展覽的人,也是相近的打扮。

所有人互為座標,互相用眼神而不是語言修正行走路線,大家往往能準確無誤到達山尾街的展覽廳。那裏有主題展覽《你停泊在此》,還有導賞團帶領參觀者到訪不同工業大廈各工作室(導賞團是需要的,因為那些大廈太像迷宮)。

不久就看到網上有本地blogger寫道:「香港的工廠大廈藝術家就是跟外國的不一樣。沒有政府支持,只因租金相對便宜而聚集起來,縱使旁邊是燒臘店,又或是成衣批發,仍可以搞藝術。

「沒 有配套,沒有天幕,依然招徠觀眾。或許是香港人的特性,一眾年輕人看到喜愛的展品或是裝飾的布公仔,二話不說亮出相機。但不管如何,或多或少會引發一部分 人的興趣。因為是第二次看,有部分展品似曾相識,但這亦代表他們站得穩吧。不過,隨着去年政府說要活化工業區,不知道平租的日子還會持續多久。」

藝術不忘消閒

說到最後,亦不忘補上一句:「逛過一輪,當然最好還是嘆一嘆茶餐。」

這位blogger簡單明瞭的話道出香港藝術的悲喜現狀:因陋就簡,見縫插針,沒有政府支持,甚至政府隨便扔個沒有(也不會)把他們考慮在內的計劃出來,他們的生存就岌岌可危,但他們依然我行我素地用各自的辦法生存下來。

政府官員從來不在乎他們的存在,就像陳雲在《走出政府總部》裏嘲笑那些對身前的松鼠視而不見的官員一樣,偶爾有個財團會支持一下——但對他們最大的支持還是普通香港人、年輕人。

也許你說這些年輕的觀眾幼稚簡單到分不清去看藝術工作室和去看戲有什麼不同,然而就是從不拒絕這些年輕的氣息,才給棲身在工業大廈的藝術工作室亟需的一點點土壤。

我在山尾街的一座工業大廈裏看展覽,A、B、C幾座樓裏,三部載貨電梯在哪一層打開都是滿滿的人,都是學生面孔,吵鬧嬉笑。有些是男女朋友,也不乏一個女生帶着一群觀音兵的狀況。

在其中一個studio「耳制涼房」(Cold Ears Factory)裏,一個女生指着一件裝置藝術問藝術家:「唔該,這個可不可以摸的?」藝術家笑起來說:「可以的。」

小「粉絲」帶旺人氣

在電梯裏聽到一個女孩對她的觀音兵說:「剛才那個畫室的人很不好,向我們派兒童繪畫班招生宣傳單,很不喜歡他們那種hard sell的手段。」這樣的男生女生,周末不是去看戲去燒烤去唱K,而是來偏僻的火炭看一個藝術開放計劃,你不覺得很可愛嗎?

套句年尾蔣匡文風水書上的話:「很多人都覺得身份愈高,屋的面積就應該愈大,風水學上認為,屋宇大小應視乎家庭成員數目,屋大人少反而使『家道中落』,家中人口愈來愈少,或家中子孫四散東西。」

所以,火炭藝術家們,別怕,不要嫌棄這些吵吵嚷嚷的香港觀眾又年輕又單純,他們可能暫時不了解你們的藝術,但他們是你們最好的支持者。屋雖小,人卻又多又後生,有聲氣!

煽情結束,理性地看,不論「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有沒有大財團(信和集團「香港藝術」)的支持,這個計劃,還有它背後那麼多大大小小的藝術工作室,漸漸地呈現出香港創意文化的一種出路。

不冒進不虛榮

陳雲曾經在《香港有文化》書裏說過類似「現在的香港缺乏文化政策」的觀點。他回溯了香港的文化政策在港英時期的變化。港英時期,英國人用的是他們慣例的政策制定方法,即不貿然推出一個大的政策,而是先用一些細小的計劃來看民眾反應。

如果是良性的,那就根據社會反應繼續修訂,最後用十年時間出台一個成熟的政策。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香港大會堂、演藝學院、文化中心都有這種潛在的軌迹,每一個設施或政策的出現,從無到有,不冒進不虛榮,符合香港實際,扎扎實實。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實事求是」。

在 筆者看來,現在香港不僅缺乏一個明確的文化政策來做指引,而且在推出一些大項目時,引出的反應也相當狼狽。一個西九龍文娛區的項目,先不說政府方面在設施 建設上有哪些不切實際之處,只看民間社團的反應已經讓人搖頭:每一間機構或者社團都在發表意見,誰都認為自己應該在那個文化區佔有一席之地,有一個館,有 一個表演場地。

西九項目成了一個民間社團各佔山頭的圈地運動。各自為戰,卻少有去想一個社區或者整個香港的文化發展需要什麼。這樣一個龐然 大物出現,如果沒有這種細部的考慮和磨合,與基層社會的需求不符合,那麼它對提升香港文化的影響,甚至比不上又小又便宜的火炭工業區藝術村——起碼後者是 自然出現而且自然生長的。

群眾協力規劃城市

曾蔭權政府推出的香港「六大產業」理念裏也有創意文化產業。但香港 的現實情況和創意文化產業理念有一點重要的差距。英國創意城市的研究者Charles Landry說:「創意城市概念建議,規劃者要擴大自身視野與見識,好在了解城市生活經驗能變得更富想像力。另一方面,群眾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也獲得鼓勵。 這需要更廣大的群體,而不單是那些關心土地利用的人,彼此同心協力來規劃整座城市。惟有到那時,才能適當利用由群眾代表的城市資產基礎。」

除了有群眾代表的城市資產基礎外,香港犯了這段話中所有的大忌。責任在政府。

如果說因為租金相對便宜而自發聚集出現的火炭藝術區代表了香港的創意人群,來參觀的人代表了群眾基礎,那麼作為一個創意城市的生態圈中非常重要的「整體規劃者」的角色,香港政府缺席了,遑論那些只知道為大地產商服務的建築和城市景觀規劃類的專業人士。

此 外,一個成熟的創意城市,除了創意人群、政府規劃者,還需要管理者、協調者。法蘭克福書展,香港館的策劃因為「外行管理內行」被罵到臭;「伙炭藝術工作室 開放計劃」的導遊說她是freelancer,不是專門的藝術導遊,而是接到什麼導賞的工作就臨時擔任。這也是香港創意文化不足的一個環節。

小小的一個火炭,一個「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如果有心,看到的問題,其實不比一個西九要少。

文 蕭 坦

No comments: